前幾天,有朋友從外地來,我盡地主之誼駕車陪伴,途經威海路與海曲東路交會處的公廁時,他提出要緊急如廁。朋友一路小跑,進了公廁。我到附近停車位停好車,準備給朋友送紙巾。
十多年前,曾發生過類似的事情,讓我一直尷尬。那年夏天,一位我甚為尊敬的兄長來日照出差,晚飯后一起散步,相談甚歡。突然,兄長腹痛,好不容易找到公廁。等了十幾分鐘,兄長仍未出來。電話打過去,兄長難為情地說:沒帶紙!我送紙進去,借著手機屏幕微弱的亮光,看到兄長捏著鼻子,已經蹲麻了腿。
那充盈著濃烈氨水氣味兒的尷尬一幕,成為我一直不愿提及的糗事——遠方的朋友上個廁所,讓我難堪了十幾年!
我一邊想著,已經走進了威海路公廁,聽到里面沖水聲,布簾一掀,朋友已經容光煥發地走了出來。朋友轉身洗過手,刷臉自取紙巾,一邊擦手一邊說:全國文明城市就是不一樣!上個廁所都是享受!
享受?我捏著一疊紙巾,愣在中央空調的習習涼風中。
上個廁所,也成了享受?我真不服!但是,不服不行!
讓我“面子”光鮮的,是日照公廁頗具內涵的“里子”。細瞅:這個公廁里設有中央空調,戶外溫度高于30攝氏度時自動開啟;每個如廁隔間里都設置放置手機的小隔板、扶手、掛衣鉤;刷臉自取紙巾,沒有忘帶紙的尷尬;取消廁所與門廳地面之間的高差錯臺,不但無障礙通行,而且更方便清掃保潔;取消地漏,減少廁內異味產生的源頭……細節太多,無法一一贅述。聽說為了讓市民如廁更方便,市園林環衛集團在改造示范樣板公廁時,曾經三易設計圖紙,優化了數十處細節。
這細節,藏著一座城市的溫度,藏著城市管理者的態度,藏著城市管理的精細程度,也蘊藏著城市的魅力和文明密碼。
精細管理,就蘊藏在這一個個細節里。一個個細節,無不體現著城市建設者、管理者的方便群眾、服務群眾的獨運匠心;體現著精準、精細、精心、精致的“繡花功夫”;體現著不投機、不取巧、不偷懶、不畏難的扎實作風。
精致城市,就由這一個個細節構成。無數個細節聚合在一起,給人們帶來了“如廁的享受”;組成了人們俯拾皆是的幸福感、舒適感、獲得感;構建起人們對一座城市的美好印象。
細節的背后,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民生情懷;也折射出一座城市的胸懷與格局。
我也相信,在日照,這樣暖心的、貼心的、舒心的、匠心的細節,帶來的“享受”將會越來越多!
(作者:夏宗偉)